无锡·轨道交通S1线
中国中车
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(以下简称“S1线”)起于江阴外滩,止于无锡堰桥,线路全长约30.4km,S1线是无锡市域南北走廊重要联系线路,也是江阴市落实“十四五”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,推动江阴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支撑,对无锡市强化“南北联动、江海统筹、面向长三角”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,促进锡澄一体化发展,奋勇争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具有重要意义。
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(以下简称“S1线”)起于江阴外滩,止于无锡堰桥,线路全长约30.4km,S1线是无锡市域南北走廊重要联系线路,也是江阴市落实“十四五”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,推动江阴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支撑,对无锡市强化“南北联动、江海统筹、面向长三角”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,促进锡澄一体化发展,奋勇争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具有重要意义。
根据地铁集团和项目公司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和相关规定,搭建项目智慧工地管理平台,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交工程实施、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料,确保项目全过程工程数据的实时性、完整性和全面性,实现项目管理规范化、数字化、效率化、一体化。
智慧管理中心
项目打造智慧建造中心管理平台,把项目中所应用的智慧工地数据集中汇总到大数据平台,结构化处理多来源、多类型数据,实现数据一方采集多方应用,打破系统壁垒,使资源分配合理化,项目工作效率可视化,质量结果数字化。
安全风险管控分中心
项目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分中心,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区域全覆盖,对高危作业区全程跟踪,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工地视频监控数据,实现7*24小时可追溯的监控管理。同时做到项目全线各工点视频监控系统及时安装,并顺利接入到无锡地铁建设一体化平台和项目公司BIM信息管理平台。
安全隐患排查系统
安全隐患排查系统按照工程类目列项,结合现场进度、施工内容,根据三定原则制定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,在线上传存在的隐患,排查人在手机终端制定整改措施,规定时限完成整改闭环,及时消除安全隐患。现场隐患排查系统目前已对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全覆盖,确保隐患排查系统使用率达到100%,已排查隐患均完成整改闭合。
绿色施工
为确保项目施工作业符合国家、江苏省、无锡市标准化及安全文明施工标准要求。项目设置扬尘监测及喷淋系统,现场LED显示屏可以实时查看当前环境状态,系统可自动控制围挡喷淋或雾炮机工作,并通知值班人员对场地进行清扫。
人员信息化和立体化管理
通过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采集,建立工人档案,实现门禁管理、考勤自动生成、工资自动结算等功能,对进出场人员自动识别身份,对场内人员实现立体定位,实现参建单位、班组、劳务人员信息化和立体化管理。施工人员佩戴智能集成芯片的安全帽,系统可以实时获取人员位置信息,动态展示人员行动轨迹。
盾构智能监测
在盾构施工中运用远程监控与智能决策系统,以远程数据采集为手段,依托大数据处理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,实现盾构机运行监控、报警管理、健康诊断、掘进进度与安全风险管控等。平台设置临近地质或人工设施风险源时发出预警,提早发现沉降与水平位移异常情况,防止非计划停机引起的进度滞后现象。
高处作业临边自动化监测
采用工具化定型化的防护并安装报警装置,对施工现场部分安全防护状态实时监控,如临边防护栏、危险区域警示牌、外围防护栏、高压电箱防护门等。当有人拆除护栏后现场警示报警器将进行声音报警,并将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后台和手机终端进行警示,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处置修复。
高支模自动化监测
通过设置高支模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,实时监测模板支架的钢管承受的压力、架体的竖向位移和倾斜度,同时将数据发送到设备信号接收和分析终端,最大程度保障施工安全。
基坑自动化监测
项目沿线施工阶段地理环境复杂,项目通过对基坑开挖阶段的稳定情况进行实时监测,将现场监测数据采集、复核、汇总、整理、分析与数据传送,并对超警情况进行跟进处理,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,强化安全管控。
架桥机安全作业监控
通过架桥机安全监测系统,实时监测架桥机工作过程中重量超载、水平度、垂直度、整车的纵横向位移等重要运行参数,同时监视过孔、架梁、运梁车同步状态,监测数据以图形、文字、声光等方式输出,扩充驾驶员视野,保障施工作业稳步推进。
项目智慧工地以“一个大脑,多项管控”为应用场景与布局,形成高效的管理模式。通过实时掌控施工动态数据,建立可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的数据资产,为施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,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。全力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、人员配备标准化、现场管理标准化、过程控制标准化,将锡澄线打造成示范项目、品牌工程。建设期间,项目荣获多项荣誉:2021/2022年江苏省建筑施工标准化三星级工地;项目智慧化工地建设情况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《中国建设信息化》期刊上头版发布。